|
[paragraph]林伟俦是黄埔军校出身的著名将领之一、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20世纪初,正当他年青时期,深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投笔从戎。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后不久即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肃清陈炯明叛军后,返回军校学习至毕业。长期投身于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事业。曾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转战大江南北,从事军旅生涯数十年。历任排长、连长、营长、飞行员、团长、旅长、师长和六十二军军长兼天津警备司令、第十七兵团副司令兼天津防守副司令等职。抗日胜利后,曾率六十二军一五一师前往越南河内、台湾接受日军投降,是台湾重归祖国版图的见证人;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
1949年1月14日,天津解放时被俘。后被安排至广东省政协工作。1980年冬移民加拿大,与家人团聚,并在海外积极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奔劳。
淞沪战场撤退后,伟俦率领该部撤退到无锡附近,部队还末及集中整理,即奉命防守无锡至江阴第二道国防线,他率一五九师四七五旅星夜赶到防地,沟筑工事。日军占领上海后,派战舰溯长江突进,又向长江两岸派兵登陆,占领江阴炮台,并以飞机侦察、轰炸、扫射,夜间又投照明弹,国军伤亡惨重,纷纷后退。伟俦负责防守阵地,还未站稳脚跟,受到严重威胁。后奉命撤退至南京外围汤水镇至龙潭第三道国防线,为避日机扫射,部队夜行昼伏,几天才到达汤水镇。部队还未沟筑好工事,大批日军纷纷沿沪宁公路向南京扑来,原来一五九师左右两翼有友军布防守备,但他们都未有到防,日军乃乘虚来犯,伟俦指挥的四七五旅防线,受到敌人两翼包围,情况危急,入夜,伟俦奉命带领该部进入南京城集中候命。师的领导召集团级以上干部会议,宣布该师在上海战场作战至今,部队已伤亡过半,又未补给。决定将全师部队整编为一个旅,任命伟俦为整编后六十六军四七五旅少将旅长,配合友军守备南京。接防雨花门、水西门、中华门一带城防线。
敌人蜂涌而来,加紧攻城,攻占了南京郊外第一制高点紫金山,雨花台等重要据点亦一一失守,南京成了一座孤城。敌人又在长江上游当涂渡江,攻占了浦口,断绝了国军的补给线,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以战局无法挽回,下令各部队12月12日退出南京,并宣布各部队突围路线,命令原一五九师由太平门出城,经句容,漂水,郎溪到达皖南非敌占区宁国集中。
伟俦当即召开团级以上干部会议,研究贯彻突围计划。决定以九五七团为突击队,九四九团为预备队,随旅部前行,并立即烧毁各种文件及电报密码本,每个官兵要自行佩带炒熟大米乾粮5天。深夜,部队在国府路集合,伟俦对全体官兵讲话,说明部队突围路线,在突围中要前进,不能后退,后退是绝路的。会后伟俦果断地带领部队冲出太平门,正与由紫金山窜来敌军发生遭遇战,部队猛冲猛打,冲破敌军截击,继续前进。行了十多里,至麒麟门附近,又遭遇了强大敌军重重包围截击,伟俦指挥部队与敌人展开血战,前仆后继冲杀。战斗异常激烈,原一五九师副师长以下官兵相继阵亡;伟俦的右大腿亦中弹受伤,流血很多,他自己急用随身携带的云南白药敷住伤口,尚能忍痛坚持行动。他指挥部队连续冲击,才打退了敌军的截击,敌人遗尸遍野。后部队进入了山区,沿深林小路继续前进,日夜兼程不休息,食用自带炒米乾粮充饥,不久到达了九华山。部队在此停驻了十天,收容了从南京退出的各部队官兵达数千人。伟俦将部队重新编为九个营,除原来的四七五旅六个营外,还增编了三个营,并委任了各级干部职务。当时部队的伙食尚能供应,同时师部的军旗及印信随行,因而号称一师部队,远近传闻。后附近各地各部队由南京逃出来的官兵,纷纷拥向该部,队伍更加壮大。伟俦恐停留太久,会遭敌人围攻,即命令将受伤官兵送到附近煤矿医院医治,全体官兵由当地农民引路,继续前进,部队夜行昼伏,避过敌人飞机的侦察,经过十余天艰苦的行程,终于抵达非敌占区宁国,完成了突围任务。后和军部取得了联络,又向广东最高当局汇报了突围情况。旋奉命到湖南茶陵整训,增补了各级官兵棉衣及军需品。伟俦由于右腿受伤未愈,他将部队交由副旅长带领,自己转到武汉医治。
当时全国各部队参谋长正在汉口开大会,特嘱咐伟俦把该旅从南京突围经过用书面写出来向大会宣读,并约伟俦到大会介绍见面,瀛得了大会全场热烈掌声,伟俦即以鞠躬礼答谢。会后伟俦见到不少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学和旧同事,互相握手道别。随后,伟俦得到国民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和证书。
赴河内、台湾受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第二天,六十二军接到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张发奎转达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命令,略谓:现日本宣布投降,按照中、英、美、苏同盟军最高统帅规定,越南北纬16度以南归英国受降地区,16度以北归中国受降地区。上述我国受降地区,经过军事委员会指定第一方面军卢汉为受降主官,第六十二军即拨归第一方面军指挥,克日就地进入越南,解除日军武装,并协助越南各党派迅速组成临时政府,使越南独立。林伟俦(1905年4月15日-1998年2月12日),又名济泉,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水步镇大岭乡兴隆村。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出身自黄埔军校第4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151师师长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