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luo

灌水专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7-5 10: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贪官陈良宇在狱中玩不玩“躲猫猫”? [转帖]


  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最近被党中央开除出中央委员会,比较怪异的是,陈良宇是先被开除,再由全体会议追认。按照中央的规定,中央委员会委员被开除必须通过全体会议表决,但在特殊情况下还是可以先开除后追认,足可见得陈良宇案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节目的主持人杨锦麟先生以读报闻名天下,他在近期的一次读报内容便涉及到陈良宇在秦城监狱的情况。陈良宇在狱中的情况一经披露,便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很多人在感到出乎意料的同时不禁要问:一个罪犯为何能享受到如此高级的待遇?据称,陈良宇每天的生活费是200元,单人住房达到20平方米,而且配备了高档马桶等设施。还和一般犯人不同的是,在服刑期间,陈良宇不但可以不着囚服,而且还能身穿西装、打领带。
  秦城监狱有中国第一监狱之称,秦城监狱位于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附近,虽然秦城监狱是中国最著名和最神秘的监狱,但很多北京人至今都不知道它的具体地址。有资料显示,这里不仅关押过满清要员、国民党将军、而其还关押过四人帮、陈希同、成克杰、王怀忠等高级别的囚犯。在以往,历次政治运动后都会有不少的人走进秦城监狱,现在的秦城监狱似乎已经成为了高级别贪官的专用监狱,当然,诸如刘晓庆那样的明星大腕偶尔也会有机会入住。
  了解到陈良宇在狱中的情况后,舆论哗然,因为每天200元的生活费可以说足以让监狱外的很多平民垂涎欲滴。在常人的印象中,监狱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哪能有这么好的待遇?秦城监狱的级别虽高,也不应该对贪官如此优待。一些评论人士更是挥毫对这种情况进行大加批评,认为没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且起不到最大程度震慑贪官的作用。
  贪官确实可恶,诸如陈良宇这样的大贪官更是让人深恶痛疾,很多人巴不得陈良宇被处以极刑,因为他在位的时候所干的伤天害理的事情实在是罄竹难书。陈良宇在秦城监狱中的待遇很好其实是笔者早就知道的,虽然很多进去的官员罪大恶极,但几乎都能享受到陈良宇的这种待遇,在秦城监狱,陈良宇的享受并不比其他贪官高级。
  之前同样在秦城监狱住过很久的贪官陈希同、王怀忠当时的待遇同样也很好。陈希同不仅仅可以自己提前点菜,而且还能和管教时不时地打打球。陈希同在监狱里依然改不了他的那个臭脾气,因为有时候自己的要求被看管监狱的军人拒绝,结果竟然大吼大叫,而且不乏自知之明地称自己是“北京的大贪污犯老陈”。据称,秦城监狱里面的设施很齐备,可能就是没有空调,王怀忠在夏天的时候,往往喜欢在自己的房间里放一盆凉水,以缓解炎热程度。另外,秦城监狱里面好像还能养花,所以,在里面的贪官确实算是非常享受的了。
  有人看到陈良宇在监狱中还能配备冰箱,这种待遇看似高级,其实在国外条件好的监狱中,普通的犯人都能享受到这种待遇。2008年9月,笔者在参观日内瓦监狱的时候发现,该监狱里面不仅有冰箱,而且还有电视机,只是房间不如陈良宇他们的大而已。而在中国南方的某些城市,笔者发现,看守所简直就不是人生活的地方,里面不仅伙食不尽人意,而且每天都有人在玩“躲猫猫”的游戏。我们在对陈良宇这样的高官在监狱中享受高级待遇愤愤不平的时候,是不是更应该关注一下其它监狱中的人的生存状况呢?
  据说,陈良宇的辩护律师高子程前一段时间随家属探视过陈良宇,他向外界透露,63岁的陈良宇现在两鬓斑白,但精神比“双规”之时要好很多。很显然,陈良宇不仅仅在里面生活好,而且还不像其他犯人那样要去被迫玩“躲猫猫”的游戏,秦城监狱真不愧为中国第一监狱。假如秦城监狱的这种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得到大力推广,其它监狱中的犯人也能享受到这种人性化的待遇,那便是民众之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7-5 10: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皇粮”与“俸禄” [转帖]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有人谈到要组织一次书画笔会大概要花多少费用,当中一位嘴里嘟啷着我呷的是“皇粮”拿的是国家“俸禄”不在乎钱不钱的问题,此话无非要表明自己与在座的其他人不一样的身份,彼此不能相题并论。“皇粮”与“俸禄”是中国旧时封建官吏的口粮和薪水沿用至今是人们惯以标明身份的象征,是阶层的最高符号。人们通常指的“正”牌与“杂”牌的本质区别就是“内”与“外”的区别,现行的人事制度把编内和编外严格区分开来从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等级的划分。过去同一单位有正式工,合同工和临时工,工资和待遇也有严格区分。
  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家有女孩嫁人要嫁吃“皇粮”的,以示自己在当地就要高人一等,那时的“皇粮”指的是农村以外的口粮,不种田有饭吃的人通称为“皇粮”,是令人最为羡慕的,种田的人不一定有饭吃。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差别有很大的改观,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现在的“皇粮”和“俸禄”是指准公务员身份的人,是当前挤破脑袋想入门槛的群体,此处是归避风险的最大港湾,不过这支队伍由1978年的50:1到1996年的30:1今年已接近18:1,也就是说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吃“皇粮”的事业单位人员)由1978年的3673万人到2009年已接近7000万人,18个老百姓供养一个公务员,财政每年需要增加工资性支出占国家财政新增收的64.5%,还有很多地方自订的编外工作人员未纳入国家财政支付,由地方政府自行酬处,实际上,现有的“皇粮”不再像过去那样显得神秘,只要没有大的灾害和战争,普通老百姓吃饭都不成问题,要真是有那么个情况不说是老百姓,“皇粮”恐怕也很难保;至于“俸禄”与其国家供给,不如说是老百姓供养,纳税人供养,当国民生产总值低于或高于社会生产总值时,国家起到了调节和杠杆作用,才能使国家机器得以正常健康运行,长久以来,造成体制内外两重区别根本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利益分配差别,讲得更为透切一点就是生产、经营与纳税后支配的区别,通常价值的体现在于税收,掌握税收和财政者自然是管理者,财税最后如何分配,合不合理当然也是管理者说了算。前面提到每年新增的财税一大半用于公务员工资性支付,亭台楼所的建设,还有日常自上而下数不胜数的会议、体制内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政策性补贴及其它费用支出等,还有行政级别差补的一大笔财政支出,要占据整个财政的半壁江山,而实际用于民生本身的只有通过发债和“赤”字弥补。也就是说,只要占编,人这一生生老病死所有支出国家财政全包了,差别的实质也就在于此,这支队伍是绝大多数人做梦都想加入的。
  杭州的这次公车改革正是他们看到了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良心发现不能再长此以往了,下定决心痛改“顽症”,早在很多年前,河南也尝试过此项改革,终因触及的部门和有头面的人太多,不得不流产。笔者多年前也为此算了笔账,单项改革全国单从能源、公车维修和工资性支出,每年至少增加财政支出在七千个亿以上,尚不包括购车款。按照规定,凡副部(军)级以上干部用车的标准40万左右/台,正部级为50万左右/台,且四年更换一次,一个副部级干部退休后个人年财政性支出大概在40-50万左右(文件规定),可想而知,全国这个级别的干部有多少,又每年新增多少,照这样计算,国家沉重的负担和压力恐怕远快于经济增长。由此可见,享用“皇粮”和“俸禄”的优越莫过如此。
  比此更“牛”的是,享用“皇粮”和“俸禄”却专干自己的事的人,委实可在大众面前炫耀一番,尽管这些人除了“皇粮”和“俸禄”外,还有一个级别待遇,各省的文联和官方社会团体就有一批这样的人。虽不是公务员却参照公务员管理,享有准公务员待遇,他们常年不用坐班,借“艺术”之名利用外界高调解读自己的职务大大方方赚自己的钱,个人年收入在300万到1000万不等乃至更高(因地域不同而受影响),像这种既吃“财政”又没谁管常年打着“艺术”的幌子利用“职务”之便在外大捞特捞不受纪律约束的人全国约有十数万人,本级财政累计支付每年高达上亿。陈绍基在未出事之前拟拿出1500万要当“国”字牌某专业协会副主席的愿望,也就不难解释了。更为令人担心的是,一旦“皇粮”和“俸禄”附于其身,却又为何很难脱于其身焉?问题就出在的“进入”和 “退出”机制上,这支队伍占有的比例越低,也就越精干,科学决策越能落到实处,民众的实惠也就越多,创造财富者(劳动者)也就越有干劲,民众未来的希望也就越大。享用“皇粮”和“俸禄”若知是人民给予的,理应得到人民更多的信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以充分体现。中央党校研究室等部门的联合调查发现,截至2006年3月底内地私人拥有财产越过5000万的有27310人,越过亿元的有3230人,而过亿的2932人是享用“皇粮”和“俸禄”的高干子女,占整个亿万富豪的91%,余下像“黄光裕”式伴着权贵发迹的又不善经营的人物。若流之求长远,必加深思也。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旧时朝廷百官恭维皇上的惯用用语,每每发现有不少大小臣们在说这句话时,都各自心怀鬼胎,背着皇上尽是干些伤天害理,败坏朝廷的事,搜刮民财,中饱私囊;由于平时又善于察言观色,利用虚假信息和粉饰场面以讨皇上欢心来掩饰自己不可告人的伎俩,并试图得到皇上更多的恩赐。正义、忠良、狡诈、欺骗、心怀叵测相互交织在一起,使整个朝廷乃至皇上难辨真伪。中国近代史上导致封建旧制循环更替,如果当年的“皇粮”和“俸禄”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彼此都争相让给有更多才华,更多抱负,处处心系百姓的人去“吃”和“拿”就不会觉得象山竽一样很“烫”手,整个民族和社会真的在进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7-5 10: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硬回应安理会制裁的朝鲜始终是个大问题! [转帖]

  朝鲜半岛始终是个问题
  2009年5月25日,朝鲜当天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验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对此做出表态。奥巴马的声明内容如下:
  “今天,在违反国际法的情况下,朝鲜称进行了一次核试验。该国很有可能还企图再发射一枚短程导弹。(注:据韩联社报道,朝鲜继宣布成功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后又陆续发射了三枚短程导弹。)依照(朝鲜)此前的声明与动作来看,这些举措并不意外,这是让所有国家都深切关注的事件。
  朝鲜发展核武器及弹道导弹计划的企图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胁。朝鲜无视联合国安理会,直接且不顾后果地向国际社会发起了挑战。
  朝鲜的行为加紧了东北亚地区的紧张态势,破坏了该地区的稳定。这些挑衅行为只会加剧朝鲜的孤立地位。除非朝鲜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扩散的企图,否则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朝鲜具有威胁性的行为所带来的危险使国际社会有理由采取行动。我们已经并将继续与参与六方会谈的其他各方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其他成员国展开合作。”
  2009年5月25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此次核试验是加剧东北亚紧张局势,并威胁区域安保与稳定的行为。俄罗斯只能将其视为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第1718号决议的行动。”
  2009年5月27日,俄罗斯外交部召见朝鲜驻俄罗斯大使,就核试验表示遗憾,并敦促朝鲜重返六方会谈。俄罗斯外交部当天通过声明表示要求朝鲜尽快重返六方会谈,从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区域安保问题。声明称,俄罗斯外交部重申了对朝鲜第二次核试验和短程导弹发射感到担忧。
  2009年5月28日,在韩国访问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兼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表示,中国人民也反对朝鲜实施核试验。尤其东北亚地区居民对朝鲜核试验造成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非常担忧。对於朝鲜的第二次核试验,中国政府也已经表明坚决反对。中国将壹如既往地支持韩半岛无核化,并最终实现无核化。不论从韩半岛、东北亚乃至世界和平和中国的利益出发,朝鲜都不应实施核试验。
  现在的形势是朝鲜核问题或许交到安理会谈论。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在内正在酝酿制裁,思考对策。
  2009年5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以及日本和韩国的代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闭门磋商,讨论一份有关朝鲜核试验问题的安理会决议草案。
  此前,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以及日本、韩国的代表已于26日就朝鲜核试验问题举行了闭门磋商。与会各方认为,朝鲜25日进行的核试验违反了国际法,威胁地区和平与安全,需要国际社会“直接、认真地对待”。
  加拿大的评论人士则认为环顾全球,只有中国和美国有制衡和约束朝鲜的能力,并建议中美应该紧密合作来应对朝鲜的“核挑战”。(长恨此身非我有 网易博客)
  
朝鲜拿什么赌明天?
  5月25日,朝鲜又不管不顾地进行了一次核爆,结果搞得是四邻不安,联合国安理会不得不就此召开紧急会议,安理会临时主席会后发表谈话指出: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一致认为,朝鲜核试验违反了安理会2006年通过的第1718号决议,安理会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并表示安理会将在近期通过一个决议对朝鲜加以约束。
  这年月,要看清朝鲜已经很难了。你不知道它在想什么?要什么?最终想干什么?他给人的感觉好象一直在“赌”!而“对家”是谁似乎很难搞清楚,是美国?韩国?日本?还是中国、俄罗斯、联合国?也许只是他自己!总之,现在搞清楚朝鲜人的想法很难,上海话叫“拎不清!”
  自从美国换了新领导人,朝鲜就一直“蹦得”,似乎总想找点机会和美国人过招,朝鲜人也知道,这个世界还是美国人的天下,谈大事还得找美国,但这次美国人也学油了,就是不搭理朝鲜,而对全世界的其他的热点国家,美国人都温和虚假地捋了一遍,惟独没给朝鲜人任何眼色,连正眼看都没看他一眼。这让朝鲜领导人很郁闷,因为打骂都是“对手”,处境还算“平等”,而不理不睬,让朝鲜领导人很尴尬,说好听的是没有对手,说难听的就是没人和你玩!这就很孤独了,很郁闷了,是被完全抛弃的感觉!
  结果,朝鲜先从小做起:杀女教师,停办工业园区,禁止旅游,停开南北火车,后玩大的:发射卫星,退出六方会谈,恢复核设施,轰走核查官,活捉女间谍,直到再次进行核爆,总之,你们越不理我,我就越折腾给你们看,看你们能忍,还是我能折腾!最有意思的是,朝鲜越来劲,国际社会反而越加“沉着”,好象所有的密切关系方都知道,现在的朝鲜尽管拥有了核弹,但也只能是自己炸自己,而除了书面和口头的谴责,最好什么也别做,让他自生自灭!
  美国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再对朝鲜直接动武了,否则他们在华盛顿广场上的韩战纪念碑就白修了;中国也不会再会为朝鲜“保家卫国”了,朝鲜就是朝鲜,中国有那么多临国,为什么一定要为朝鲜把自己搞得死去活来?总之,朝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是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四强包围中的“死穴”,想动弹都难。
  60年来,朝鲜为了生存,几乎所有的招儿都用了,发动战争,劫持人质,炸毁客机,开发核武,试射导弹,当然,其中也有装模做样的和谈。但是,几十年过去了,他的本质一切都没有变,还是一个典型的国际“玩闹”,而所有关心朝鲜的人,现在所要考虑的就是下一次朝鲜用什么来“闹”!拿什么来“赌”!
  当然,肯定不会是拿“背心和裤衩”!(虾道 新浪博客)
  相关新闻
  朝鲜强硬回应安理会制裁
  据新华社电 朝鲜外务省29日发表声明说,如果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定就朝鲜核试验问题对朝鲜实施进一步制裁,那么朝鲜将“不可避免地”采取进一步“自卫”行动。
  据报道,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日本、韩国各方已就扩大对朝鲜制裁原则性达成一致。(燕赵晚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11: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韩国人想对你们说的话:关于中国人的三恨[转帖]

【外国人对你们不好,但是外国人在你们中国却有非常好的待遇,比你们自己的待遇好很多,想想确实可笑。】
先不说中国乃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四大文明古国受世人敬仰!不欺负弱者低能是大国风范!!!可以适当照顾!!!
坐井观天、掩耳盗铃之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欲盖弥彰的你不要说来中国才三年,就是三十年你以为能了解中国吗?中国人的大气你知道多少?韩国人很“大气“来中国赚钱,很潇洒,赔钱了,就偷偷逃回国内去避税,坑害中国人民。当中国税务稽查到韩国引渡的时候,不也跟丧家之犬溺水耗子一样吗?这说明是民族之劣根,性情之卑贱。弹丸之地怎及我泱泱中华。
谈及文化我不由得赞赏你厚脸皮的水平了。世界承认孔夫子、孙膑。我不知道世界承认你什么,口口声声说中国,那你到中国来学习汉文化之语言是为什么,难道就是来说说你所谓犬类眼睛里看的中国人”三恨“吗?是啊韩国人不说粗口,但说起来就跟自己不是亲娘生的一样,彼国语言以前很多汉字,先不讲是中国人帮你们建立的语言关系,单从改汉城为首尔足以道明你们的低能,改了个名字难道你就非同凡响;就不是人类了吗?脱胎换骨也是从中国学到的语言本领吗!
什么中国人不买国内品牌,从这点足以说明你无知到了极点。。。。。。中国电器深圳某音响公司在你们最不景气的时候在韩国上市,不也取得了任何国家上市公司都不敢小觑的业绩吗?再说了任何国家都是有发展中逐渐建立自己的品牌,尔等不是因朝鲜战争靠你外国老子的扩张战争,为你外姓干爹补充物资你高丽棒子及小日本能有现在的经济发展吗?看看这双性家奴就那么一点却都号称什么大什么民做,你以为叫嚣一下就大了吗?
引:【我们韩国的电视剧在中国很被喜欢,我们韩国的料理在中国也被宠爱,衣服也是、电器也是,甚至整容技术也是,我们韩国向你们中国输出了那么多好东西,你们中国除了大葱一类的低端品,还给我们韩国的生活带来什么好东西过?】
哈哈,无知小儿信口雌黄!!!
电视剧是不错,为什么,我首先要感谢你们的,中国老百姓很淳朴、很善良。从你们的电视剧中看看你们恶意奉承,勾心斗角,丧进天良,看一幅幅丑恶嘴脸也好知道你们的劣根。你以为把脸弄漂亮了你就做出漂亮的下一代吗?哈哈。。。多么愚昧的想法啊!给你点大葱是为了让你长点记性,省得你把老子的端午节楞说成自己的,厚着脸皮申遗,也不看看自己国家哪有点文化,更别说遗产了,拿老子的遗产,以为你这就可以证明有文化了吗?简直可笑!
唉。。。。。。。给点基因大葱是为改良尔等的品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11: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十个有超能力的人,哪个牛? [转帖]


  一:Claudio Pinto能把自己的眼睛暴突出四厘米形成一种可怕的模样。

  据检测当Claudio Pinto表演这个绝技的时候他的眼球约有95%都是裸露在外的。可他自己却感觉没事一样。

  

  二:动物行为学家Kebin Richardson对大猫动物有着天生的好感,同时非常了解动物的他也敢做一些常人不敢做的事情。比如他曾和一只野生狮子过夜睡觉,亲吻与耳语更是经常的事情。

  

  三:Tim Cridland看起来就像是没有痛感一样,他能忍受常人所不能的任何酷刑!当然,在他做这些表演之前都经过严密的科学检查,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致命。

  

  四:64岁的泰国人Ngoc‘从1973年起就再也没睡着过觉,连医生也无法解释这样奇怪的现象,经检查虽然Ngoc已经很久没睡觉了可他的生理机能却一切正常。

  

  五:现年70岁高龄的马来西亚老人LiewThow Lin是真正的X-MAN万磁王,他的腹部拥有超强的吸力,能吸附任何铁器。

  

  六:Rathakrishnan Velu能用牙齿拖动重达297.1吨的火车,而且不仅仅是移动一点,而是2.8米。

  

  七:Michel Lotito出身于1950年是法国的一名超级明星,而他的一切都得益于他那什么都能吞下的胃。

  自1966年以来,Michel开始公开自己这种特殊的功能。他能吃下的东西数不胜数,有金属、玻璃、橡胶、自行车、电视。他曾在1978至1980年期间吃下了一个航天飞机。

  

  八:Daniel Browning Smith是五次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创造者,他是超级柔术专家,能轻松的穿过网球拍和更小的东西。

  

  九:声纳是利用水中声波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

  盲人Ben Underwoodtaught却能运用自己超强的听觉,来感知他周围的世界。研究发现,他的耳朵就像一台声纳机一样,能准确定位他想要的任何对象

  

  十:Daniel Paul Tammet是英国一个有数学与语言天赋的神通。他天生患有癫痫症,但却在数字、颜色方面有着天生的才能,对数字和自然语言有着特殊的敏感。Daniel说每一个一万以下的数字都有着他独特的形状,他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形状来判断出算式的结果。同时他还以绘画的形式来描述他心中的数字。

  至今为止Daniel还保持着欧洲记忆圆周率Pi的记录,他能在五小时之内,准确说出Pi小数点后22514位数字。在语言天赋表现为在一周之内学习完最难懂的冰岛语言,并能流利的用冰岛语与当地人交谈。

  Daniel会讲的语言包括英语、法语、芬兰语、德语、西班牙语、立陶宛语、罗马尼亚语、爱沙尼亚语、冰岛语、威尔士语和世界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11: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最玄的十大巧合[转帖]

一、钥匙巧合    美国独身妇女威廉德一次出门时忘了带钥匙,回家时被挡在了家门外。就在她一筹莫展时,邮递员送来了一封她哥哥的信,信封内正好夹着一把她家的钥匙!哥哥在信中称,上次他来探访时,威廉德曾给了他一把多余的大门钥匙,当他回华盛顿时却忘了还,只好寄给她。   

二、两个劳拉    2001年6月,英国斯塔夫斯市10岁小女孩劳拉·布克斯顿将名字和家庭地址写在了一个小标签上,系在一只氢气球上放飞。氢气球飞越了140英里,落到了一户居民家里,难以置信的是,这家也有一个叫做劳拉·布克斯顿的女儿,且正好10岁!

三、严重的错误    居住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多里斯和谢拉姐妹俩都希望到对方家中拜访,给对方一个惊喜。于是她们告别家人,开着汽车从各自家中出发,沿第25公路朝对方家中行驶,然而,就在路中间的某个路段,这对姐妹俩的车子突然碰到一起,姐妹俩同时丧命。

四、被诅咒的跑车    美国电影明星詹姆斯·迪恩1955年驾驶自己的名牌跑车兜风时死于车祸。他那辆被撞毁的跑车后来被拖到了一个修理厂里,在拆卸过程中,用千斤顶支撑的车突然坠地,砸断了一名修理工的腿。该车发动机后来被卖给了一名医生,他将发动机安装在了自己的赛车上,这名医生后来开着赛车比赛时死于车祸,另一名购买了迪恩报废汽车方向轴的赛车手,也死于车祸。迪恩汽车的外壳被人用来展览,然而展厅却突发火灾。还有一次,它从展台上跌落,砸碎了一游客的臀骨。

五、自杀一跃    当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家庭妇女维拉·捷马克发现她的丈夫对她不忠后,她想到了自杀,她从三楼跳了下去,正好落在了一名刚刚从公寓底下走过的男人身上,冲撞力砸死了这名男人,而维拉只受了点轻伤。这个男人正是她已变心的丈夫!

六、“死神”也度假    1946年,美国纽约《阿尔顿晚讯报》的讣告编辑威斯特度假的一周中,《阿尔顿晚讯报》竟破天荒地没有接到一例讣闻广告!而平时,该报每周接到的讣闻广告绝不少于10条!   

七、死亡之桥    195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比辛格在走过家附近的一座桥时,被一辆汽车压死;两年后,他的儿子希拉姆走过同一座桥时,又被一辆卡车压死;6年后,比辛格14岁的孙子戴卫·威斯勒在桥上玩耍时,一辆小汽车高速驶过,将威斯勒压成了肉饼。

八、重逢的手镯    英国的芭芭拉·赫顿一次意外地将她的古董手镯冲下了卫生间的下水道。不久后的一天,当她来到一个珠宝店想重新购买一只手镯时,一名男子带着她丢失的那只手镯进入珠宝店,要求店老板估一下价。据这名男子称,他是清理工,在清理下水道时发现了手镯。   

九、致命的试验    1995年8月,英国埃塞克斯市的利莎·波特与母亲一起走过埃塞克斯莫茨线铁路的*道口,利莎的父亲11年前正是在该铁道口被一辆路过的火车轧死,因此利莎的母亲拒绝穿过这条铁路。利莎认为要消除母亲的恐惧心理,自己就应该先穿过铁路,于是她向铁路走去,然而就在此时,一辆列车突然开过,将利莎撞死。   

十、飘来的电话号码    1990年,澳大利亚男子托得在球场中观看足球赛决赛时,一名激动的观众将一本邮局印刷的电话号码黄簿撕成碎纸,并将碎纸漫天撒向空中。一张碎片飘到了托得的膝盖上,他捡起来一看,发现这张碎纸上写着他的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1: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的海洋[转帖]

  
  作者:许善斌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考古学主要是发现和发掘古代的器物,然后通过这些器物考察当时的社会文化等,因为每个时代的东西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特征。设想如果过了许多年,未来的考古学家对“文化大革命”的器物感兴趣,鉴定工作只要抓住一些“主要特色”就能轻易判断了:凡是有带“忠”字的、有带“语录”的,一看就知道是“文化大革命”特有的产物。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些东西都是红色的。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红旗,造反派戴的是醒目的红袖章,语录本也是清一色的红塑料皮……凡是能用红色装饰的地方都用了红色,有的不是具象的红颜色也说成是红的,主席著作叫“红宝书”,政权叫“红色政权”,总之,“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被称为“红海洋”。

  “红海洋”其实是有具体表现的。从1966年夏季开始,人们用红油漆将街道、单位的大幅墙体涂成红色,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寓意“革命化”的风潮盛行。当时中国“处处是革命的标志和文字,处处是革命的语言和歌声。每个街道,每个商店,每个行业,都要成为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学校,成为宣传、执行和捍卫毛泽东思想的阵地。”当时,北京航空学院“红旗”战斗队总部要求驻各地的联络站组织人力物力,迅速展开“红海洋”活动。他们带头在闹市街道的店铺门面、广场上,机关、学校的大门、房屋、院墙墙壁,涂饰红油漆,再用黄油漆写上各种忠于毛泽东的标语和毛泽东语录,并绘制向日葵、红太阳、毛泽东头像的木刻图案等。

  这种风潮于是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居民区甚至农村的每个角落。其绘制方式有油漆涂刷、喷枪喷涂。当时的商店、机关、军营、学校、工矿、医院、车站、港口等公众场合的大面积墙体,都被淹没在红色油漆之中。连厕所外墙也不放过。除了现成的连片墙体外,还设置了大量语录牌、标语牌,置于公路旁、田埂边等地。涂饰“红海洋”的日日夜夜,人们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1966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所谓“红海洋”的通知》:“最近城市中有些党政机关部门,借口写毛主席语录,‘美化城市’等,大搞所谓‘红海洋’,就是用红色的油漆把大门和大片的墙壁涂成红色,甚至强迫群众挨家挨户出钱。除了‘红海洋’还搞了大牌坊,还有别有用心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人,想用这个方法使群众没有贴大字报的地方。这不但完全违背毛泽东同志历来教导的艰苦朴素的作风,而且是一种抗拒大字报、对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恶劣行为。中央认为,各级领导必须坚决制止这种错误做法。”虽然继续涂饰的行动停止了,但人们不但没有立即清除“红海洋”的痕迹,还任其长期保存下来,这无意间成为“文革”高潮的一个见证。所以它的痕迹仍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城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至今仍依稀可见。

  当时还没有小广告,这可能是包装点心用的包装纸,纸张很糙很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5: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万人迷”的荒唐骗术[转帖]


 未果网恋让他打开“地狱”之门

  1987年9月,秦亮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就在家吃闲饭。2006年12月秦亮入伍,想通过这个途径出人头地。然而,在新兵连待了刚一个月就患了阑尾炎,厌倦了军营枯燥生活的他就以治病为由,离开部队回到老家。

  秦亮到

  当地企业打工,但干不了几天他就嫌苦嫌累辞职。2007年下半年,他上网聊天认识了胜利油田女职工林某,两人迅速从网恋发展成现实恋人。但交往几个月后,林某发现秦亮是个胡混的无业游民,就果断地和他分手。秦亮很快在网上另觅新欢盛某。不久,秦亮发现盛某对自己隐瞒了年龄,于是决定“涮一把”盛某,他向盛某借了几万元钱称要做买卖。钱一到手,秦亮就提出分手。

  接连两次网恋无果而终,秦亮开窍了:“干脆换个身份在网上疯狂一把!能把那些网上的女人搞上床就搞上床,能弄钱就再顺便弄点钱!”

  于是,秦亮从某网站下载了一张带有军装照的表格,又改头换面注明“国际刑警”,虚构了“海南某特种部队上校”的身份。秦亮行骗成功的第一个目标是淄博市某私营企业副经理庄某,QQ聊天后,两人约在某餐厅见面。吃过饭后在宾馆里,庄某把身体交给了对方……

  和秦亮发生关系后,庄某再打电话给秦亮,秦亮冷冷道:“我觉得我们不适合,今后请你不要再和我联系!”紧接着,秦亮又把目光瞄向下一个目标……

  两个月内,秦亮用虚构的身份以网上征婚为名,先后和几十个女网友发生关系。让他最为满意的是,在他事后甩开对方时,都没费多大力气……

  疯狂行骗未被识破

  2009年1月21日,秦亮自称是淄博市检察院杨某某处长,与39岁的离异女薛凤飞相见。薛凤飞提出要看一下他的证件,“杨处长”一拍脑门:“我把工作证忘在家里了,不过我这儿带着档案!”说着取出“淄博市检察院简历证明”和“残疾证明”,薛凤飞见“简历证明”上写的情况和他此前所说的一样,而且还标注了“离异”,心就放下了一大半。那“残疾证明”上关于“杨处长”曾经“做卧底捣毁贩毒团伙,英勇负伤”的介绍,更让薛凤飞崇拜得五体投地。饭后,薛凤飞掏钱在宾馆开房,两人心照不宣地倒在了床上……

  转天一大早,“杨处长”对薛凤飞说:“我借用你的车去查个案件,很快就回来!”接着,他开着薛凤飞的车,去与某医药公司部门经理夏荣云约会。

  薛凤飞不见秦亮回来,再看看手包,发现手机和3000元现金不见了,薛凤飞疑窦陡生。她拨通检察院电话,某处杨处长说:“你碰到的那人肯定是骗子,他假冒我的身份在外面行骗,已经有十几个人打电话来检察院核实了!你可以过来跟我当面对证”。

  当晚,秦亮又和两天前网上认识的某单位公务员马某见面上床,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尽快娶马某……

  行骗猖獗令人深思

  一天晚上,威海市民警在对一辆出租车例行检查时,车内一名神色慌张的男乘客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经检查发现,此人随身携带疑点重重的“国际刑警”等资料,民警随即将其控制。

  此人正是秦亮。突审中,民警打开他的QQ,民警大吃一惊——许多女网友曾经给他留言,有深情款款的问候,有焦急万分的质问,也有气急败坏的责骂……他的两个QQ号码上共有230多个女网友被他加为好友。民警找到众多受害人,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她们拒绝承认被秦亮骗财骗色。

  警方调查确认,8个月内有近180名女网友被秦亮骗财骗色,其骗取的钱财至少有5万元。随着调查深入,秦亮交代了他的真实姓名和身份,秦亮随即被逮捕。

  该案主办民警刘勇强说:秦亮这个让众多女网友倾倒的“万人迷”,创下了同类型犯罪中多个“之最”:行骗范围最广,被骗人数最多,胆子最大,犯罪行径最肆无忌惮,在行骗过程中最无赖,骗术最低劣。他之所以屡屡得手,受害者的轻信和纵容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秦亮伪造的材料错字连篇,如把“广州”写成“广洲”、“巨大”写成“具大”,还有许多病句,更离谱的是,他在伪造的材料中竟称自己“毕业于黄埔军校”,受害者倘若稍微警惕,就会发现其中的漏洞。但众多受害者即便发觉被骗后,碍于“面子”而不愿声张或报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秦亮的继续犯罪。

  (《检察风云》2009年第14期 金童 夏旭东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6: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振快:让老百姓认同国家,靠的是权利的认同[转帖]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洪振快

  北宋前期,政府高层在是否实施一项政策时产生了分歧。政策的内容,是在河朔地区推行盐榷制度。所谓盐榷,就是食盐专卖。河朔地区,在现在河北和山东北部一带。政策提出者认为,实行盐榷制有利于提高财政收入。政府缺钱,正有寻钱的冲动,所以,这项政策在高层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但是,反对者说,如果实施这项政策,将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使河朔地区的人民失去国家认同感。

  看来,反对者的认识比政策提出者深刻。河朔毗连燕蓟。燕蓟即现在北京、河北一带,当时归属契丹辽国,北宋想收回国土,但一直没有成功。反对者余靖说:“臣尝痛燕蓟之地,陷入契丹几百年,而民忘南顾心者,大率契丹之法简易,盐麴俱贱、科役不烦故也。昔太祖推恩河朔,故许通商。今若榷之,价必腾踊,民苟怀怨,悔将何及……盐价若高,犯法亦众,边民怨望,非国之福……”

  燕蓟之地被契丹辽人占领之后,汉族老百姓渐渐忘了南顾之心,为何会如此?余靖提供的解释是“盐麴俱贱、科役不烦”。“盐麴”,指盐、酒专卖,“科役”就是赋税。由于契丹不搞国家垄断,经济自由,所以“盐麴俱贱”,价格较低;而“科役不烦”,则使老百姓免受苛捐杂税。总结起来说,就是契丹政府比较善待老百姓,老百姓经济上的被剥夺感较轻,这使得生活于燕蓟之地的汉人,渐渐失去了对北宋的国家情感,忘掉了“南顾心”。

  “盐麴”和“科役”是中国古代政府获取收入的两个途径。“盐麴”的实质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的东西,比如盐、铁、酒等,进行国有垄断经营,以此获取高额垄断收益。这是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的国家控制经济思想。“科役”即税收,常演变为苛捐杂税。

  老百姓对政府收税和日常生活品国有垄断经营并不简单反对。政府提供了安全、秩序等社会公共产品,公共产品需要花钱去买,这是老百姓承认的。但是,有时候公共产品的价格过于高昂,大大高于安全、秩序等产品的价值,老百姓心里也不免嘀咕:强盗的抢劫是不合法的,而政府收取苛捐杂税却是合法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样一对比,显然会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对公共产品,老百姓并没有免费享受午餐的心思,只是希望不要剥夺太过。换句话说,就是老百姓对政府的做法有个心理认同问题,认同的标准就是“盐麴俱贱、科役不烦”:符合这个标准,老百姓就认同;不符合这个标准,老百姓就不认同。但是,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的做法,看起来很少能符合这个标准。

  普遍的情况,是国家通过“盐麴”和“科役”这两种方式敛取民财,剥夺老百姓的经济权利。在国家和人民的诸多关系中,赋税关系是实实在在的:国家存在靠赋税,而赋税是由老百姓提供的。老百姓的国家认同感,也是建立在这一点上:“盐麴俱贱、科役不烦”,经济被剥夺感较轻,则国家认同感越强,反之亦然。

  中国古代中原汉人有强烈的华夷意识。出于文化优越感,中原汉人向来视周边各族为蛮、夷、戎、狄,以受蛮、夷、戎、狄统治为耻。但是,北宋初期燕蓟地区汉人的心态,却反映了历史的另一面,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让老百姓认同国家,靠的是什么?是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吗?

  从这个事例看,显然有一个比文化认同、族群认同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权利认同。即国家必须保证老百姓的权利(经济权利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老百姓才能从心理上认同这个国家。不过,严格说来,这里的“国家”其实是政权,老百姓的国家认同,其实是政权认同:是契丹政权,还是赵宋政权。燕蓟地区的汉人从文化、族群心理上是接受赵宋政权的,因为赵宋政权是华夏衣冠;但如果赵宋政权对老百姓的经济剥夺比较利害,“盐麴俱贵、科役甚烦”,老百姓还是会对之“怀怨”、“怨望”,而在内心中否定它,最终“忘南顾心”,弃之如敝履。

  国家认同感是一种社会心态,老百姓要的是幸福生活,幸福生活必须有经济保障,所以,经济权利成了国家认同感的基础。一个随意剥夺老百姓经济权利的政权,显然难以获得广泛的国家认同。考虑到实施盐榷政策的严重后果,即“边民怨望,非国之福”,为了争取河朔地区的民心,赵宋政权被迫与契丹政权竞争,盐榷政策暂时搁浅———“其议遂寝”。

  (原题:国家认同的核心是权利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2192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7: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应台的“伤心笔记” [转帖]


  以“不能输在起跑点上”的逻辑来说,安德烈已经差一大截。但是经过“阳台夜话”,龙应台说,她确定自己可以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

  龙应台的“伤心笔记”

  发布时间: 2009-07-02 14:26 来源:文摘报

  

  家庭教育?公民教育?

  龙应台艰难地决定离开10岁的菲利普、14岁的安德烈,离开欧洲到台北市政府去工作;4年后,她又毅然决定离开市政府。“我知道,如果现在不退下来的话,我跟孩子就不可能再有亲密共处

  的机会了,也许此生都不会再有。因为孩子长大了,他们不会等你。”龙应台决定创造一个可以跟孩子相处的空间。她到了香港,老二菲利普来香港和她生活,“共处了很甜蜜的两年”。

  菲利普那时已14岁,母子每天都有很多话:谈学校、谈政治、谈价值观。母子一起买菜,也一起上街。“虽然他很小,却像两代知识分子在交谈。”两年后菲利普回到德国父亲身边,大儿子来到母亲身边。龙应台突然发现:“小时候又亲又搂,爱得不得了的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冷冰冰的独角怪兽。”“那种困境,跟你说你爱一个人,但却不被他所爱,还挺像的。”

  龙应台作出的挽救努力是约儿子写专栏,以此捆绑住跟儿子的交流。儿子答应了,专栏居然在两岸三地大受欢迎。3年后推出的结集《亲爱的安德烈》成为两岸三地的畅销书。

  遛狗的比跑百米的平庸?

  记者:反响最大的就是《给河马刷牙》那篇,那是个亲子关系的话题吧?

  龙应台:那天晚上我俩都睡不着,到阳台上去看海。三更半夜,外面一片黑沉沉的大海,他在阳台上开始抽烟,我们就像两个室友在阳台碰到了,开始谈话,一直谈到清晨3点钟。

  安德烈突然说,他已经相信,他现在以及将来都会是一个“很平庸”的人,我会不会对他失望?我听了心里吓一跳,心想,我20岁的时候会这样说自己吗?

  1972年我20岁,那时的台湾还是一个贫穷、落后、保守、边缘的社会,我的家庭是从大陆过来的难民家庭,所以也是贫穷的、艰辛的,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平庸。我们都觉得自己很聪明,要为国家民族做大事。就是说,我们把自己看的很大很重。那么安德烈感觉自己平庸的观念从哪儿来的?

  那晚开启了这样一个话题,所以第二天我就写了《给河马刷牙》,主要的意思是说到底什么叫“平庸”。举个例子,你如果早上到一个学校的操场上去散步,有的人拉着一只狗去遛,有的人在那儿练习跑100米,有的人练习跑5000米,那悠哉悠哉遛狗的人碰到那个跑5000米的不会觉得自己平庸,因为他们根本在做不同的事情;跑5000米的那个人旁边冲过一个跑百米的人,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平庸,因为他们的目标不一样。平庸与否,其实完全要看你把目标设定在哪个轨道上。

  记者:如果你儿子平庸,你真的不会觉得失望吗?

  龙应台:我思考了之后觉得,如果我的孩子能够平安而且快乐,不管杰不杰出,我都已经很感谢了,所谓的“成功”好像真的不重要。事实上,这种情形已经发生了,很多我台北、香港的朋友,他们的儿子女儿都在哈佛、剑桥读书,顶尖的优秀,我的儿子还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和方向,而且并不以“杰出”作为人生志向。以“不能输在起跑点上”的逻辑来说,他已经差一大截了。但是那一次的“阳台夜话”,我整理了自己的思绪,是的,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平庸”,重要的是他们在人生里找到意义。

  你们知识分子就是这样

  记者:安德烈好像有些“玩世不恭”,你希望他有担当吗?

  龙应台:那倒没有。我蛮欣赏他的那种自我嘲讽的幽默感,他的幽默很黑色、很尖锐,很出人意表,很不屑于造作。我对他没有“铁肩担道义”的期待,也知道他不是那样的“料”。但安德烈并不是“虚无”的。有一次,他回家来,看见我一个人坐在书桌旁生气,问:“你怎么啦?”我就告诉他,台湾某作者因为文章“政治不正确”而受挞伐,这种挞伐完全是民主的倒退,尤其因此还把公职给丢了。我生气,是因为我正在写书闭关,没时间去“主持正义”,因此更觉得郁闷。你知道安德烈的反应吗?

  他说:“你们知识分子就是这样,总有理由为自己的不行动、不作为找到借口。这种事情不反抗,不挺身批判,那还有什么事情值得反抗、值得出来的?”

  记者:安德烈对公共生活还是挺在意的,比方有一年他就提到,香港的抗议游行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和大学生很少。

  龙应台:对,有时候我会被他的那种玩世不恭的嘲讽态度所骗,当他用嘲讽的态度在谈事情时,会给我一个印象:他就是觉得“甲虫身上的红点比烈士的鲜血还要美丽”的那种人。但同时,比如说他对于香港游行的看法,其实他又非常地主张社会参与以及用行动去改造社会、去影响社会、去抵抗不公平的事情,也许他自己也在虚无感跟积极社会参与之间摇摆。

  记者:一般的母子在家里谈论的基本都是私人话题,你是否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往公共生活方向思考呢?

  龙应台:天然和引导是一起的。譬如在他们很小时,每晚我爱给他们讲故事。从《西游记》第一篇讲到第一百篇,或者《三国演义》、或者德国童话。讨论孙悟空为什么被装上紧箍、武松为什么打人时,就开始了一种知性的对话了。讲白雪公主跟七个小矮人,然后问,你觉得毒苹果会不会特别红,因此特别有吸引力?把野狼开肠破肚救小羊──狼有那么可恶、羊有那么可爱吗?

  我们就是这样一路“思辨”过来的。你看这本书里有个故事:菲利普14岁读香港的国际学校,有天回来气冲冲地说他的iPod被老师没收了。别的家长会怎么反应我不知道,我就说,你生什么气,你先把校规找出来,看看校规的白纸黑字是怎么写的,老师有没有权利这样做,先了解你的权利义务再生气不迟啊。他就把校规找出来,我们开始讨论如果他要采取“抗议”行动的话,他要思虑些什么。在这样的过程里,社会规范、个人的权利义务、处理及面对人际矛盾的方法,方方面面都碰触到了。

  菲利普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不是玩游戏,而是看新闻。于是就常有这么一个镜头:我在厨房做午餐,他从他的房间里对我大声说:“俄罗斯那个石油大王被普京逮捕了!”“教宗选举就要揭晓啦!”“以色列又轰炸巴勒斯坦了。”

  我还记得新教宗名字出现的那天,他跟我说他好失望,新当选的教宗是德国人。为什么会失望,他说这表示天主教没进步,到最后还是选一个中欧的白种人,为什么那个黑人主教没选上呢?为什么不选那个拉丁美洲的主教呢?选上他们才表示你这传统宗教有大魄力、大突破。我们之间这些谈话,延续的是小时候讲童话的气氛。

  他们是这样上语文课的

  记者:孩子有这种意识是跟家庭教育有关系呢,还是跟公共教育也有关系?

  龙应台:家庭是一个面,可能公共教育更重要。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安德烈10岁那年,有天他特别高兴,说他们全班同学不用去上学,而是要去看戏,看《爱丽斯漫游仙境》。他看完回来说,同学们讨论过了,这个戏不好看,演员表现得不好。我说,那要不要表达意见?结果他们真的跟老师讨论他们对这个戏的看法,老师就鼓励孩子们给那个导演写封信。导演立即给他们写了回信,并且邀请全班同学在某天下午到剧院见面。

  这班孩子再次来到剧院,导演、编剧、演员全在场,跟这15个10岁的孩子仔细地讨论这个剧。所以这种知性讨论的气氛不只是发生在家庭里,也发生在社会里。

  而且,这种情形是常规的、日常的。比如,他们小学时在课堂上常常要做口头报告和演讲。不是去背东西,而是老师给一个演讲题目,然后他们自己去搜集资料、研究,写一个报告当众演讲,这个训练在他们的学校里一直都有。我记得菲利普12岁那年讲过老子;高三那年还作过一场一小时的演讲,题目是“台海两岸关系”。

  我记得安德烈17岁高二时,说他们在德文课上读布莱希特的一个剧本《伽利略》,然后讨论。剧本写的是伽利略发现了地球的原理,但这个原理是教会所不容的。我们平常所学的是伽利略如何如何坚持他的理论,可是布莱希特写伽利略面临两个选择:第一,我跟你硬碰硬,为了我的伟大的原则我被教会迫害而死;另外一个选择,是我对你屈服来保存我自己,可是保存了我自己之后我还有更多的发现、更大的贡献、更大的颠覆要做。剧本的结局是伽利略选择了后者,而这个选择会被很多人认为他“变节”,屈服了,但是他是为了一个更大更重要的东西。

  我问他,在你们的讨论里,最核心的是什么?他说,讨论到最后的核心就是个人跟群体之间的关系问题,面对教廷或国家这种巨大的机器,个人什么时候要抗争、要牺牲,什么时候是可以妥协、可以退让的。

  我听得惊心动魄,这群17岁孩子是在上语文课吗?个人面对国家机器如何自处,不正是公民教育最核心的题目吗?

  记者:大部分父母跟孩子之间,有些特定的议题是肯定出现的。一个是父母规定孩子不能怎么样,就是“戒”;还有一个,就是规定孩子“要怎么样”,比如帮助他设计道路、选择职业、选择专业。这样的课题你们发生过吗?

  龙应台:他们小一点的时候,会有“律”,譬如几岁之前,晚上9点以前上床;几岁之前,半夜十二点之前要回到家等等。也有要求,譬如小时候带他去上游泳课、钢琴课,不准不去。但超过十七八岁,“律”都变成“自律”。他抽烟我很不喜欢,但我无可奈何。你对我要有礼貌,不在室内抽烟,我们在同一室内的时候不抽烟,是普通的成人戒律而非母子戒律了。

  记者:《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亲子相处的“教育手册”吗?

  龙应台:我觉得不是。倒可以叫做一个母亲的“伤心笔记”。里面是一个做母亲的人,在挫败中如何试着去跟一个成长中的儿子相处,如何去了解他这一代人。我边做边跌倒,边跌倒边做,是一个饱受挫折的过程。我诚实地把我尝试的过程写出来。

  (《南方周末》6.25夏辰等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11-24 16:30 , Processed in 0.0772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