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8-13 08: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四叔 的帖子
四叔:
第十三种,少数民族汉改姓氏。
元:春秋时,卫国大夫元亘之后以元为姓。另北魏孝文帝推行鲜卑族的汉化,令鲜卑族改穿汉眼,改说汉话,并改换“拓跋氏”为“元氏。”
姓,是人类的一个符号。早在距今4550年前的黄帝、炎帝和蚩尤时代,就出现了姓,“姓”是指女之生也。姓是以部落为起源,发展到以母系为主体。商殷时期,姓大多数带有女字,如:姬、姜、姒、姚、嬴、妊等。祖先们早就知道了近亲不宜通婚的道理,所以姓是用来区别血缘系统、分别婚姻作用。
周朝以后,出现了区别贵贱的“氏”,如王孙(国王的孙子)、公孙(国公的孙子)、叔、伯(国王的叔伯)等,周公叔旦分封的七十一个诸侯国也出现了71个氏。接着,一层一层的封建“胙土命”普及开来,支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大批带官职的氏,如藉、司徒、司马、司寇、司农、司空等也相继出现,盛行了千年之久。氏是代表个人和家族的阶级身分,先秦以前,贵族才有氏;平民和奴隶只分姓没有氏;女性有姓无名,在姓之上加伯(孟)、仲(文)、季、叔等,代表着一、二、三、四,如孟姜、文姬等。姓是同血缘的旧族号,氏是明贵贱、分阶级的新家族,所以,同姓不能通婚,同氏而不同姓则可以通婚。
西汉以后,是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时期,氏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价值,而且萧何制订了“一人犯罪,连株九族”的严刑酷法,实行了全民姓氏、姓和氏合二为一,“姓氏”之称由此而始,中国也出现了四千多个姓氏。
公元472年,魏孝文帝元宏(拓跋宏)下令篡编《百家贵姓》,分别了姓氏的高贵层次,元姓位列为中国第一部《百家贵姓》之首。一百个贵姓,是有地区局限性的。百家贵姓当时有很多优惠,如可做官、免差役、免劳役、免税银或减税银等。一个姓氏不是同一个祖先而出,始祖的出生、居住地点成为了区别符号,如谭姓就分别有平陵堂、弘农堂、莒郡堂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