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翎:期盼广东人勿忘金山客2009年08月25日 来源:广州日报
被孤独的广东先侨墓碑深深打动 张翎告诉记者,《金山》创作的灵感来自很偶然的一件事情。“我是1986年8月底到的加拿大,9月的某一天和朋友出去郊游,车子走到半路突然坏了,我们就下车,于是非常偶然在路边发现一块很荒的墓地。从墓碑上刻的名字发音来看,知道是广东人,一推算,发现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我想起了华工修铁路的那段历史,当时就特别想知道墓碑后面的故事,但此后在国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安身立命的琐事上。” 直到2003年,张翎受邀参加海外作家回国采风团,其中一站就是著名的侨乡广东开平。 “在一个碉楼里有一个梨木衣柜,里面放了一件金线绣花夹袄,夹袄的袖筒里,藏着一双已经挂丝的长筒丝袜。我当时非常触动,这些被金山客男人留在故乡的女人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呢?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隔洋守候中,她们的心里,有过什么样的期盼和哀怨呢?” “墓碑是金山客男人的,衣服是金山客女人的,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金山。” “广东先侨们的那段历史就像是结了疤” 但是,在这第二次被触动后,张翎仍然没有提笔。“我知道写这样一部小说会剥掉我一层皮,于是又拖到2006年前后,我发现不是剥一层皮,而是两层皮。有媒体说,我还准备写《金山》的第二部,不可能的,《金山》已经动用了我一生的精力。” 从2006年至2008年,张翎利用假期,自己掏腰包一趟一趟地跑广东开平、跑加拿大温哥华、跑档案馆。“这段历史就像是结了疤,幸好我接受了多年美英文学的训练,可以直接读到很多英文原著。” 张翎颇有感触地说:“作为新移民,如果我们自己不去了解这段历史,就会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来到加拿大这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就理当享受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带给我们的所有东西,而忘记了这种多元文化肯定不是一天造就的。” 张翎特别提醒道:“我期盼广东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不要忘记他们的祖辈当年的艰辛。通过《金山》中的人物,我基本上把我想要说的都说出来了,那就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就像蚯蚓,无论多么坚硬的土壤,多么黑暗、困难的环境,它不看左也不看右,就一直往前,直到能钻出一条生路。”
|